祁東縣融媒體中心8月18日訊(通訊員:周特凡)李海濤,縣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。從事醫療工作十多年來,群眾送他三個“外號”:好醫師、癡醫師、傻醫師。今年8月,他被衡陽市衛健委授予“衡陽好醫生”稱號。
好醫師,有愛心
“急患者之所急、憂患者之所憂、想患者之所想,始終堅持醫者父母心?!崩詈龑Υ恳晃徊∪?,他都能做到認認真真檢查、詳詳細細解說、兢兢業業施診。
從醫久了,病人都成了李醫生的親人和朋友,從檢查到治療,他為他們“精打細算”,生怕他們多花一分錢。如果遇到遠道而來的患者,他就盡最大的努力跟相關科室溝通聯系,盡量當天能做完檢查,明確診斷,給予及時治療,不然他們可又得多耽誤一天,不但耽誤時間,還要多花費生活費和住宿費。
癡醫師,有追求
作為一名醫生,李海濤知道,只有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,才能提高醫療服務質量,才能贏得患者的信任,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。
他始終堅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,從書本中吸取知識,從實踐中總結經驗;一邊苦練過硬的基本功,一邊掌握專業基本理論、基本操作、基本技能;一邊學習新知識、新技術、新療法,一邊了解兒科疾病發展的新動態。他先后于2014年在衡陽市中心醫院進修學習,2021年在省婦幼參加新生兒復蘇培訓,很快成為了醫院的業務骨干。
他還非常重視診療過程中的心理疏通,在給病人看病時,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。作為一位兒科醫生,他更像一位父親,總是把接診的每一個患者當作自己的孩子,說話和藹可親,甚至特意去看一些動畫片,去了解一些小游戲,只為跟孩子們拉近距離。
有一次夜班查房的時候,李海濤發現一個四十天的寶寶面色發紺,口角有溢奶,當時,他考慮到可能是回奶引起窒息,家屬已經入睡,未發現寶寶的異常,于是他立即幫嬰兒翻身拍背,叫護士一起清理氣道,吸出了較多奶塊,通過積極的心肺復蘇后,患兒面色轉紅潤,轉危為安,因為他的細心,避免了一起悲劇的發生。
傻醫師,很善良
2年前,李海濤接診一名患兒。孩子出生后因重度窒息、新生兒顱內出血、先天性心臟病在婦幼保健院住院治療。孩子出生沒到一個月的時間,媽媽就去世了。近6年來,孩子因支氣管肺炎,高熱驚厥等疾病在婦幼保健院先后住院治療十余次,李海濤作為他的主治醫生,多次默默地為小發名支付住院費,還抽空前往家里看望。
李海濤內心善良,從不計較個人得失,無論上班還是休息,他總是笑呵呵的,仿佛永遠沒有煩惱,哪個同事家里有事,他總是自告奮勇代班,往往一個大班下來便又接著一個大班,衣服都沒有時間換,他還笑著說:“希望大家不要嫌棄我的衣服有點臟,明天保準換上干凈的衣服,我年輕,加班加點挺得住?!?/p>
李海濤,用自己的樸素與平凡,當好孩子的守護者,在兒科這個工作崗位上,他治愈了一個又一個兒童患者,為一個又一個家庭傳送了佳音,遞送了溫情。
來源:祁東縣融媒體中心
作者:周特凡
編輯:王琦
本文為祁東新聞網原創文章,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cc-hyjz.com/content/2022/08/18/11734993.html